“打卡”法院!在心里集了个“法章” | 平安建设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集美法院)以劳动者多元司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作为传承和弘扬“枫桥经验”的前沿阵地作用,立足和延伸司法职能,以“工会+法院 集美区劳动争议诉调衔接法律服务站”为基点,强化司法人文关怀,扎实推进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近日
集美法院与集美区总工会
围绕“集工勤学法 法护幸福家”主题
开展职工家庭进法院参观活动
组织22组职工家庭
走进杏林人民法庭(以下简称杏林法庭)

01了解安检工作
“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要安检吗?”
“不知道!”
“因为要防止坏人带危险物品进入法庭,威胁进出法庭人员的人身安全。”
活动一开始,法警向大家介绍了法院的安检流程和安检设备,讲述安检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做好各项安检工作,切勿携带违禁物品,并向大家传授安全防护等知识、技能。


02参观法庭大楼
“有没有小朋友认识这两座雕像?”
“狮子、大老虎、野兽、麒麟……”
“这是獬豸,它的特征是头上有独角。”
随后,法官和法官助理带领大家进入法庭大楼,向大家讲解集美法院及杏林法庭的历史文化与法院工作内容。从法官生动的讲解中,大家了解到法律神兽“獬豸”的传说故事以及法徽、法槌的背后的深刻含义,进一步加深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和认知。

03开展模拟法庭
现场还组织开展了模拟法庭。“小审判长”“小陪审员”“小书记员”“小律师”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在法官与法官助理的指导下,小朋友身临其境感受到法庭的庄严与肃穆。法官吴淑贞还向小朋友讲解庭审知识,强调法庭的庄重,呼吁大家讲诚信、守规则,鼓励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将来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04制作学习手册
活动最后,法官及法官助理组织大家制作学习手账,小朋友们手握彩笔,画出、写出今日的学习成果和参观心得,在心中种下“法”的种子。
近三年,集美法院杏林法庭
联合人社、工会、社区等单位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
企业走访、职工关怀、普法讲座等活动
营造尊重、关爱、支持职工创业就业的社会氛围
努力共创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联合人社、工会等职能单位,走访辖区企业10余家,实地了解企业运营可能涉及的法律及管理问题,调研了解辖区行业状态,围绕劳动合同签订、休假制度等企业用工问题,开展近20场普法宣传活动,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升劳动争议防范化解能力。
二、强化职工权益保障
聚焦妇女节、劳动节、职工风采节、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摆摊设点、普法讲座等活动10余场,解答法律问题,连续三年联合区总工会开展职工家庭进法庭活动,强化对劳动者关心关怀,激发劳动者工作热情。
三、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不断延伸司法服务,发布青年创业就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白皮书,向集美区总工会等部门及企业通报用工规范管理等问题,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助力创业就业者规避劳动用工法律风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