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新闻 > 法院动态
护企“执” 达,法润营商! | 护企安商
[发布日期: 2025-05-22 ] [字号: ]
 护企“执” 达,法润营商! | 护企安商

 

为进一步发挥司法职能

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5月14日

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统一部署下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集美法院)

组织开展“护企安商”专项执行行动

为企业纾困解难

 

本次行动邀请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见证执行

行动当日拘传8人,实际拘留3人

执行完毕11件、推动和解6件

执行到位41万余元

 

善用“活封”解“死扣”,“放水养鱼”促双赢

申请执行人某加工有限公司因被执行人厦门市某生产有限公司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向集美法院申请查封、拍卖被执行人所有的机器设备。

为最大程度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同时避免强制执行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立案后,集美法院执行干警前往企业生产经营场所了解情况,开展执行工作。

 

走进厂房,执行干警便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工人操作着设备紧锣密鼓地生产。干警了解到厂房内的稀油润滑泵机器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关键设备,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干警采取“放水养鱼”执行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活查封”,并组织双方现场沟通协商,当场达成一致和解意见,被执行人厦门市某生产有限公司承诺会在15日内将款项全部付清。

 

 

执行到位更答疑,“法律体检”纾困境

集美区某工业公司因总包方公司面临破产重组,部分加做的项目工程无法结算,导致该公司资金链出现断裂,170余名工人工资未及时得到发放,其中30名工人向集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了解情况后,执行法官与该公司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督促公司自查自纠,厘清财务问题,企业积极履行还款义务,申请执行的30名工人工资共计30余万元全部得到解决。

“法院给我们企业目前面临的合同审查疑难问题给予详细、可操作的专业解答,有效帮助我们企业避免陷入合同‘陷阱’。”

“接下来我们企业会更加注意经营过程中的生产问题和用工问题,把企业好好地发展下去。”

5月14日,执行法官走访该企业,送达“自动履行证明书”,助力企业信用修复。同时,充分调研该企业存在的生产经营、劳动争议等管理漏洞和问题,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并提供法律建议,增强企业法治观念,助力企业发展,企业表示将妥善处理剩余140余名工人工资问题。

 

 

强制拘传促履行,多年欠款终得偿  

 厦门市某电子产品公司因长期被拖欠货款导致公司目前经营不善,该公司胜诉后,向集美法院申请对4件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执行立案。

执行法官经查询,了解到该批案件的被执行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彭某,且被执行人公司名下无银行存款及其它可供执行财产,执行法官多次联系彭某履行无果后,将彭某拘传至法院。

“不是我不还钱,是对方公司提供的货物不好卖,我现在回款也存在困难。”

“这不是你长期拖欠货款的理由,你公司回款困难应另行主张维权。”

经执行法官释法析理,彭某表示认识到自己拖欠货款行为的不当,愿意积极筹款解决拖欠的货款问题,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协议,彭某当场支付第一期货款4万余元,4件拖欠货款案件得到妥善解决。到账的“真金白银”解了厦门市某电子产品公司燃眉之急。

集美区人大代表刘德英、政协委员吴钟灵

全程见证本次行动

对本次执行行动给予充分肯定

 

“看到法院在护企安商执行工作方面用足了劲,既全力维护胜诉企业合法权益,又给予‘失能不失信’的被执行人企业继续经营的机会,坚持严格执行与善意执行并重,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期待,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5年以来,集美法院采用“活封活扣”、信用修复等手段帮助108家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激活营商环境新动能。

 

接下来

集美法院将在坚持“应执尽执”原则的同时

积极探索柔性执行模式

对确无恶意逃避债务的

“暂时失能”被执行人企业

暂缓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给予“信用缓冲期”

对主动筹款履行的涉执企业帮助修复信用

护企安商

以司法之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