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新闻 > 法院动态
案例“富矿”点燃办案新引擎
[发布日期: 2025-09-25 ] [字号: ]
 案例“富矿”点燃办案新引擎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

自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线以来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集美法院)

强化“以用促建”意识

积极编报优秀案例

充分发挥案例库作为学法“素材库”、

办案“参考书”、解纷“指南库”的功能

不断深化案例库资源深度应用

推进定分止争更高效

社会治理效能再提升

审判有“参照”:案例库变干警工作“引航灯”

今年7月1日,集美法院开展“集法君说信调宣综合能力提升”专题研讨活动。在青年干警的工作经验交流中,“案例库”成为高频词。

提起案例库对自己办案工作的影响,新晋年轻法官罗玉洁回忆起了不久前办理的一件涉公司解散纠纷案。

该案中,小李是某公司股东,因公司多年未经营,小李担心持续存续会带来未知诉讼风险,多次联系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大股东协商注销公司,却未得到积极回应,无奈之下,小李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

办案过程中,罗玉洁通过检索案例库中的类似案件,深入理解法律适用要点,对比两案的事实异同,判断差异是否会对裁判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最终作出令人信服的判决,实现案结事了。

自案例库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集美法院依托“集法君说”课堂,通过“老带新、传帮带”形式,培养干警主动检索使用案例库的办案自觉。同时,针对提请审委会审议的案件,实行案例库强制检索机制,强化裁判要旨研判,统一类型化案件裁判尺度,推动办案质量提升,今年以来,一审裁判被改判数同比下降29.2%。

调解有“指南”:案例库成定分止争“金钥匙”

老王早退休了,现在被告对老王关于误工费的主张意见很大,这可怎么协调?集美区综治中心内,调解员陈妹芬收到了一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纠纷调解单。

原来,退休后的老王在辖区某店铺当保安,工资由店长通过微信发放。2023年5月,他被小马驾驶的电动车撞伤,交警认定小马全责。老王因骨折静养数月,主张高额误工费,而小马认为老王已退休,且收入仅微信记录佐证,不认可理赔金额。双方协商无果,老王无奈求助区综治中心。

遇到棘手的纠纷,可以先在案例库中找找‘灵感’!集美法院驻中心诉调对接团队负责人林达为陈妹芬指明了方向。因双方对事实无争议,核心矛盾是超法定退休年龄者能否主张误工费,林达指导陈妹芬检索人民法院案例库,找到金某和诉谭某立、周某峰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该案例明确,法律未对误工费认定设年龄限制,仅要求是误工减少的实际收入;老龄化背景下,超退休年龄者工作常见,劳动所得应受保护。

有了指导和案例参考,陈妹芬引导当事人双方聚焦裁判要旨,明确不能以退休年龄否定误工费主张,还指导老王补充工作证明和微信聊天记录。经多轮沟通,双方达成和解。

在集美法院的推动下,如今,人民法院案例库已“落户”区综治中心,成为调解员开展先行调解的“实战指南”。今年以来,集美法院指导驻点部门参照人民法院案例库成功解纷52件,围绕运用入库案例释法说理,拓展调解思路等主题,开展培训,覆盖镇街“法律明白人”、妇联干部、人民调解员等。

执行有“锦囊”:案例库为企业发展“搭桥梁”

厦门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下游客户欠款,资金链断裂,欠付4名员工工资共12万元。2025年4月,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后,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干警了解到,该公司以往信用良好,主营业务有技术积累和市场潜力,于是未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带队走访,摸清企业经营现状。调查发现,公司确因账款延期无力付薪,且营收依赖订单,若直接列入失信名单,可能致企业停摆、更多员工权益受损。

该公司属于典型的暂时‘失能’,而非恶意‘失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工作室内,执行团队就该案开展研讨。结合走访情况和企业状况,执行团队从人民法院案例库中找到了参考案例。该案例明确,对有发展前景、涉失信的民企,法院可“预纳入失信名单” 给予宽限期,促进和解,维护胜诉权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执行团队参照案例库典型做法,送达“预纳入失信名单”通知书,给予企业缓冲时间,还搭建沟通桥梁促成双方和解。今年7月,企业已付清全部欠款。

该案是集美法院依托“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工作室”,将人民法院案例库典型做法应用于涉企纠纷执行工作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集美法院持续创新执行手段,因案施策,提升涉企纠纷执行效率,应用案例库化解涉企执行案件11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500余万元。

 

接下来,集美法院将继续

深挖人民法院案例库 “富矿”

让案例资源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持续发力

以法治实践书写更多

定分止争、护航民生的新答卷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