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新闻 > 媒体报道
中国改革报:勾勒服务企业“点线面”画好营商环境“同心圆”
[发布日期: 2023-08-29 ] [字号: ]
 中国改革报:勾勒服务企业“点线面”画好营商环境“同心圆”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立足民营经济发展大局,通过审执指标“点”上发力,府院联动“线”上推进,司法服务“面”上铺开,全力画好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同心圆”,为集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今年1~7月,该院高效审结买卖合同纠纷413件,化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532起。

审执优化

“我们都拿到了工资,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了,感谢集美法院调解员的帮助。”去年,集美区一家餐饮企业因经营困难拖欠员工工资,遭到大批员工的起诉。为避免矛盾集中爆发,集美法院调解员主动联系该餐饮公司负责人协调处理方案,在诉前快速化解了他们的矛盾。

近两年,集美法院在优化审执指标“点”上深挖,积极探索“诉前分流+速裁快审”分渠道提速模式,通过在“分”字上下功夫、在“调”字上做文章、在“裁”字上求实效、在“审”字上强管理,做到买卖合同案件分流有序、调解有方、裁断有速、审判有质。

除了设置两个独立诉前调解团队,10名特邀调解员专业调处,在前端分流简单案件,集美法院还落实专案专办,配强买卖合同纠纷速裁快审、繁案精审团队,实行快慢分道、分段集约审判。

“以往诉前调解和诉中审理都需要法官负责,如今诉前调解由法官助理指导推进,法官集中于诉中审理,将法官这一专精的司法资源集中在前端简案审判,示范化解,能为后端业务庭法官的繁案审判赢得时间和空间,实现案件审判良性循环。”集美法院立案庭法官林达说。

今年1~7月,集美法院推动233起买卖合同纠纷诉前化解,同时依托“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工作室”,集中高效执结买卖合同纠纷383件,实际执结率93.39%。

府院联动

“要加强创新,探索府院联动新模式新经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法治建设,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今年4月,集美区府院联动专题会议讨论通过了《集美区1+1府院融合治理共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府院融合治理是实现行政和司法资源高效配置,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手段。为拉长联防联治“半径”,集美法院与集美区政府建立“1+1”府院融合治理机制,凝聚司法、行政、社会团体等多元合力,探索完善“执行警务联动工作室”“执拘联动、拘前联调”等执行联动机制,凝心聚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深化府院融合治理工作机制,集美法院以集美区工商联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纽带,畅通司法机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工商联、民营企业之间的联动渠道,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多元保护的“集美模式”。

另外,聚焦行政争议实质化解问题,集美法院与思明区、湖里区、海沧区、同安区召开府院联席会,连续10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用好“实地协调+以庭代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司法服务

走进集美法院执行服务中心,执行立案大厅、执行服务大厅、执行接待室、执行和解室等各种功能区应有尽有,这是今年集美法院对该中心全面升级的成果。

“中心将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一站式’的执行服务平台,‘接待受理一体化、咨询答疑即时化、社会监督公开化’,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集美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拓展涉企服务阵地,集美法院同时推进软件园三期“法治驿站”、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近邻法庭——知识产权纠纷共治中心”“营商环境司法服务中心”建设,靠前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多元解纷、联合普法等便捷司法服务。

此外,集美法院全面畅通涉企案件线上诉讼服务,推广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12368热线等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网通办”服务,买卖合同纠纷网上立案率59.2%,有效扩大企业服务“圆面”。

为延伸问需助企触角,集美法院还深入开展“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活动,聚焦市场主体司法需求,倾力执行纾困解难,护航企业发展行稳致远。另外,发布《青年创业就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指引》,指导企业预防化解劳动用工法律风险,妥处涉法涉诉难题。

接下来,集美法院将始终践行“司法护航营商环境”理念,着力为更高水平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全力以赴用高品质的司法服务保障集美乃至厦门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